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新报网 > 旅游
《纽约时报》发文:想替代中国,印度拿什么和中国比?
新闻新报网2025-04-05 01:33:27【旅游】11人已围观
简介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大背景下,印度正试图抓住机遇,跃升为新的“世界工厂”,也就是符合西方媒体所谓的“印度是中国的‘替代方案’”这一说法。可这条通往经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大背景下,印度正试图抓住机遇,跃升为新的“世界工厂”,也就是符合西方媒体所谓的“印度是中国的‘替代方案’”这一说法。可这条通往经济强国的道路并非坦途,当他们将这些说法当真以后,才发现“超越中国”当真是件难事。对此,当地时间8月20日,《纽约时报》发布了一篇来自新孟买记者Peter S. Goodman 与新德里记者Hari Kumar的最新报道,深入剖析了印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这场“接力赛”的广泛关注。印度的雄心与现实8月的孟买尼赫鲁港码头上一片繁忙景象,集装箱被高耸的起重机有序地装卸着,卡车排成长龙等待进港。然而这看似繁荣的表象下,却隐藏着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力争上游的艰辛。尼赫鲁港港务局主席瓦格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表示:“大家都不想只靠中国,那不如选印度呗,我们是最好的选择。”瓦格的话道出了印度当前的雄心壮志,随着中美之间的较量日益激烈,西方媒体开始将印度捧为中国的“替代品”,印度自身也因此底气十足。印度自认为拥有两大优势:一是人口持续增长,劳动力资源丰富;二是西方国家正大规模向印度投资。确实,不少跨国零售巨头已经开始考虑将工厂从中国迁往印度,然而《纽约时报》的调查发现,印度想要取代中国的地位,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中艰巨。记者实地考察发现,印度的物流效率低下问题令人瞠目结舌。,管印度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在增长,但与中国的大型港口相比,差距依然悬殊。印度港务局官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们四分之一的集装箱货物还得绕道新加坡、迪拜或者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港才能运出去,这么一折腾,每个集装箱得多花200美元,还得多耗三天时间。陆路运输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次从孟买到浦那的公路之旅,路况之差令人咋舌:坑洼不平的道路让货车司机苦不堪言,拥堵更是家常便饭。一位货车司机无奈地说:“每次送货,我都担心货物会被颠坏。”铁路运输也未能幸免于难,印度铁路工作人员解释道:“客运优先,货运只能靠边站,这导致货物运输效率大打折扣。”就在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期间,印度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码头工人罢工——印度12个最大港口的码头工人宣布,从8月28日开始无限期罢工。参与罢工的工人表示:“我们的诉求很简单,就是要求更好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如果政府不重视我们的声音,印度怎么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中印基础设施差距:数字会说话《纽约时报》记者通过对比中印两国的基础设施数据,发现了令人震惊的差距:港口吞吐量:2023年,印度最大的尼赫鲁港吞吐量为640万个标准箱。同年,中国排名第六的天津港就达到了2218万个标准箱,是印度的三倍有余。在道路道路建设方面,印度能通行汽车的国道总里程仅有14.52万公里。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道总里程达到38万公里,是印度的2.6倍。更令人瞠目的是高速公路建设,印度符合国际四车道标准的高速公路只有可怜的1600公里,而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超过18万公里。而在整体基础设施差距上,美国媒体引用专家的话说,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至少领先印度十年。有些评论更为严峻,认为差距至少有20年之久。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印度其实并未坐以待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印度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缩小与中国的差距,比如港口扩建,印度正在大力扩建尼赫鲁港,计划将其规模扩大一倍,并增加两个泊位。而在瓦德万工业区,一个耗资90多亿美元的超级大港正在规划中,这个新港口水深足以停靠2.4万个集装箱的超级货轮,预计2035年完工。此外,印度政府正在加紧推进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今年4月1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公开表示,要与中国竞争,印度必须将重心放在发展制造业上。与此同时,印度还与俄罗斯达成了使用阿联酋货币结算的协议,试图绕开人民币。但对于印度能否成功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国际社会看法不一,《纽约时报》认为,印度能否成为制造业和出口大国的关键在于其港口能否跟上发展步伐。CNBC则持更为谨慎的态度,指出印度在制造业上想要出头,首先需要超越越南。美印战略伙伴关系论坛的负责人也对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表示担忧,认为过长的运输时间会降低印度的吸引力。的确,在全球港口排名中,中国的优势依然明显,比如此前Alphaliner曾公布,全球吞吐量前十的港口中,中国就占据了六席,其中上海港排名第一,宁波舟山港第三,青岛港第四,深圳港第五,广州港第六,天津港第八。显然,尽管印度拥有人口红利和西方投资的优势,但在基础设施、物流效率等关键领域与中国的差距仍然巨大。印度的经济策略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显示了其追赶的决心,但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劳工问题、政策执行效率等诸多挑战仍待解决,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前景看法不一,既有期待,也有担忧。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印度无疑拥有难得的机遇。但正如《纽约时报》所指出的,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关键在于印度能否迅速提升自身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水平,印度的“世界工厂”之梦,任重而道远。参考资料:1.“印度想在全球贸易中成为中国的替代方案,但仍需要建造更好的港口”-观察者网2024-08-21 13:552.Global Trade Needs a China Alternative. India Needs Better Ports. Efforts to build new ports and expand existing docks could determine whether India emerges as a legitimate option for global factory production.By Peter S. Goodman and Hari Kumar -Reporting from Navi Mumbai and New Delhi-Aug. 20, 2024(纽约时报原文)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很赞哦!(11)
下一篇: 纽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凯尔特人彻底慌了 随着尼克斯险胜奇才 雄鹿不敌公牛 东部排名如
- 英特尔 Twin Lake 全小核处理器详细规格曝光:CPU、GPU 睿频略升
- 红军长征时两河口会议第一天,周恩来作初步《松潘战役计划》报告
- 男子自称晕倒路边,醒来手指不见了。警察调查后,离谱....
- 极氪宣布终身质保电池可免费换,网友:这才是良心企业
- 曝2025央视春晚彩排路透!看到到场明星,网友:最不想看的人来了
- 第40万辆整车下线,后起之秀仅用29个月,深蓝真起飞了
- 广东官宣新外援,辽宁大外援2选1!郭艾伦即将复出,福建更换主帅
- 全网首发点评,热点个股
- 最终确认179人遇难 !韩国宣布进入7天国家哀悼期!济州航空五年曾缴纳安全罚金超37亿韩元